首页

踩踏之家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5 04:20:25 作者:文化观察:除了“杭州六小龙” 浙江数字文化还有什么? 浏览量:27495

  中新网洛阳4月24日电 (记者 韩章云)微缩版龙门石窟奉先寺、“金身重塑”的卢舍那大佛、完美复原的石窟造像……近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建成投用,龙门石窟被“搬进”其中,为学生们研究石窟寺、学习修复石质文物提供样本。

图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张旭辉 摄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窟龛、造像、佛塔、碑刻题记,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如今,保护、研究龙门石窟已是一项专门的学问。

  记者了解到,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是全国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首个投入使用的高标准实训室。依托三维扫描、3D打印等技术,龙门石窟奉先寺群雕像被等比例缩放搬进实训室,基于虚拟仿真系统,可以完美还原龙门石窟各种形态,卢舍那大佛实现数字化“金身重塑”。

  据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院长杨刚亮介绍,该实训室是一个集教学、实训、科研、交流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中心。在龙门石窟奉先寺病害分析及复原展示系统平台,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展示形式,以及交互操作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更清晰、更直观地了解龙门石窟的病害及处置方式,更深层次地体会石窟寺文物的价值。

图为师生在实训室上课。张旭辉 摄

  除了逼真复原龙门石窟,该实训室还致力于为石窟寺病害治理修复“问诊开方”。

  在这里,根据石窟寺病害分析及复原展示的修复方法,按照清洗、加固、灌浆、粘接、封护的基本修复过程,设置全流程实操实训区域,配备了大量的检测和修复仪器,模拟石质文物发掘、修复过程,并以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为例,细致还原石窟寺病害,并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保护,帮助学生在沉浸式场景中提升实操技能,有效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生动的教学方式、沉浸式的实训操作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一进入实训室,就像身临其境站在卢舍那大佛面前一样。”该校2022级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学生赵佳义表示,通过上手操作仪器和实地观察,能够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老师讲的知识并实践应用。

  “我们结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建设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可以满足学生们对石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一些基本操作实训。”杨刚亮表示,后期还会围绕文物修复、虚拟仿真、复原展示等专业领域,对实训室进行二次开发和深入应用。(完)

【编辑:曹淼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外嘉宾将云集山东旅发大会 共探文旅产业新机遇

事实上,桦甸所在的吉林市地区,有着大批“追星族”。中国唯一的公立陨石博物馆——吉林市博物馆收藏着1770千克的“吉林一号”陨石,以及数千枚来自世界各地的陨石标本。

河北廊坊燕郊发生爆炸 商户讲述:爆炸建筑几乎炸没了

海叔更要说,空客放一百个心。目前阶段,中国又不会引进A400M这样的军用运输机。而在本次新加坡航展上,中国不仅推出了C919、ARJ21这样的民航客机,中国直10ME武装直升机真机也来到新加坡——此乃该型号直升机首次亮相境外航展!

神舟十八号乘组将实施2到3次出舱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北京迎来9项国际冰雪赛事 老将范可新将复出参赛

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从不仅限于造车工厂。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我国智能制造业进入繁荣发展时期。预测到2027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6万亿元。

北京推出660余场文旅活动闹元宵

这个春节,马面裙、新中式等传统服饰新穿的相关话题屡上热搜,超500万条打卡传统文化的分享讨论,在社交平台掀起热潮。美丽处处绽放,年轻一代在文化自信中重新定义时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